防火間距是一座建筑物著火后,火災不致蔓延到相鄰建筑物的空間間隔;馂臅r的熱傳遞,多是以火災生成的氣體為介質.影響防火問距的因素很多,如熱輻射、熱對流、外墻材料的燃燒性能及開口面積大小、風向、風速、相鄰建筑物的高度、室內堆放的可燃物種類及數量、室內消防設施情況、著火時的氣溫及濕度、消防車到達的時間及撲救情況等。這些對防火間距的設置都有一定形響。下面詳細介紹一下形響防火間距的各種因素.
1.熱輻射
影響防火間距的主要因素是熱輻射,它可以使相距一定距離的建筑物被引燃.當火焰溫度達到最高數值時,其輻射強度最大,也最危險,若伴有飛火則更危險;馂膶ο噜徑ㄖ锿{最大的是熱輻射。在起火建筑物上空,強烈的熱氣流常把正在燃燒的材料或帶火的灰燼卷到空中,形成飛火.熱輻射在建筑物起火燃燒過程中始終存在,但最強的熱輻射是在燃燒最猛烈的階段.
2.熱時流
熱由于無風時熱氣流的溫度在離開窗口以后會大幅度降低,對流對相鄰建筑物的影響不大。
3.建筑物外墻門窗洞口的面積
大量火災實例表明,當建筑物外墻開口面積較大時,發生火災后,在可燃物的種類和數量都相同的條件下,由于通風好、火焰溫度高、燃燒快,因而熱輻射增強,使相鄰建筑物接受的輻射熱也多,當達到一定程度時相鄰建筑物便會很快被烤著起火。
4.相鄰建筑物的高度
一般地說.較高的建筑物著火對較低的建筑物威脅小,反之,則較大.尤其是當屋頂承重構件毀壞塌落、火焰竄出房頂時,威脅更大.據測定,較低建筑物著火時對較高建筑物輻射角在30-45之間時,輻射強度最大。
5.建筑物的可燃物種類和數量
可燃物種類不同,在一定時間內燃燒火焰的溫度也不相同.在一般情況下,可燃物的數量與發熱量成正比關系.當建筑材料表面受到建筑物的火災熱輻射時,輻射的強度越大,建筑材料溫度上升的速度越快,起火需要的時間就越短,而與材料斷面的大小關系不大.材料是否被點燃,主要取決于材料的性質、輻射的人射角及輻射的持續時間.
6,風速
風能夠加強可燃物的燃燒,促使火災加快蔓延。露天火災中,風能使燃燒的炭粒和燃燒的碎片等飛散到數十米遠的地方,強風時則更遠。風使火災的撲救變得困難.
7.建筑物內消防設施水平
建筑物內設有火災自動報警裝置和較完善的其他消防設施時,能將火災撲滅在初期階段。在防火條件和建筑物防火間距基本相同的情況下,設有完善消防設施的建筑物比消防設施不完善的建筑物的安全性要高.
8.滅火時間
建筑物發生火災后,其溫度通常隨著火災延續時間的長短而變化.火災延續時間越長,則火場溫度相應越高,對周圍建筑物的威脅增大.只有當可燃物數量逐漸減小時,火場溫度才開始逐漸降低。
火災在相鄰建筑物間蔓延的主要方式為熱輻射、熱對流和飛火.有時它們單一作用于建筑物.有時則是幾種同時作用。